2让你拥有抽茧剥丝的逻辑思维左边路和右边路
左边路和右边路
市警察局的王强队长和青年警官李方到一个小镇上去休假。
一天清晨,两人正准备出去游玩。
目光敏锐的小李突然发现不远处的巷口躺着一个人。
两个人赶上前一看,是一个女青年。
女青年的颈部被人刺伤,还在流血。
王队长赶紧掏出手帕,捂住她的伤口,并迅速问道:“发生了什么事?”
那女青年一边痛苦地呻吟,一遍断断续续地说:“刚才有个男青年,用刀刺了我,又……抢了我的自行车和……拎包,往那……边跑了。”
说着用手吃力地指了指前方。
这时,已有几个行人围了上来。
王队长忙请他们把受伤的女青年送往医院抢救,并报告附近派出所。
然后起身和小李去追凶犯。
没跑多远,就到了一个岔路口,左右两边都是不太陡的上坡路,由于施工不久,两边路面都铺上了一层黄沙。
他们发现两边松软的黄沙层上面都有自行车车胎的清晰痕迹。
这可为难了,凶犯究竟往那一边路上逃的呢?
细心的小李发现左边路上的车胎痕迹前后轮深浅大致相同,而右边路上前轮的车胎痕迹却比后轮浅。
王队长弯腰看了一会儿,心里马上明白了。
这时当地的派出所警官也驱车赶到了。
“凶手是从左边逃跑的!”
王队长用肯定的语气说。
情况紧急!
当地的警察们急速往左边追了上去,果然抓获了凶犯。
那么,王队长是根据什么断定凶手是从左边逃跑的呢?
逻辑断案——
王队长根据通常的骑车人的知识进行推理:一般骑车人的身体重量通常是在后轮上,因此,在平地或者下坡时,车抬痕迹是前浅后深。
而上坡时由于骑车人朝前弯腰,重心落在车把上,前后轮车胎痕迹就大致相同了。
现在看到右边路上的车胎痕迹前浅后深,也就可以否定从右边路上逃跑的可能性。
既然否定了右边路,那么,按照正常的推理,罪犯就一定是从左边路上逃跑的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